Montag, 18. Juni 2007

Re-explore 上海 第三站:大学

说实话这两次大学之旅都是我在我计划外的。M听说司徒要去在上海大学召开的亚洲文化学术交流会,就提议我们也应该去见识一下。打开网页发现了一个与会者中有一个real big name: Partha Chatterjee。这位印度学者可能是在美国执教的Spivak之外,当今后殖民理论界的最重量级人物。在Benedict Anderson极具影响力的《The Imagined Communities》中,他提出的现代国族意识的诞生并非血统制的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想像与塑造的过程,正所谓国家即想象的社群。Chatterjee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尖锐的质疑,那就是谁,在什么时候想像了社群,从而引出了whose community的问题。可惜我们已经错过了由他主持的大会开场部分,而赶了一个尾声。包括北大的戴锦华在内的5位亚洲学者都做了简短的发言,带出各自的议题。有趣的是,就连这样短小的交流中,都可以看到不同亚洲文化的体现:印尼的和日本的学者比较谦逊(那位来自东京大学的教授被我们一致认为是他们中间最可爱的,因为他不断点头,还讲着很难听懂的英语),韩国人很不客气的说这次会议很肤浅,台湾人说话很嘲弄,戴老师的发言很像焦点访谈的口气。M被在场的三位“年轻学者”的样貌所吸引:一位是87年出生的雌雄莫辨,人神共愤的台湾研究生(女),一位是让M担心会场的椅子的size不够他坐下的印度绿衣人(男),最后一位是一个颇有些神采的中国年轻人(男)。散会後,很多年轻学者开始在会场外抽烟,M很想加入他们的行列,被我们制止。

今天去了复旦,终于亲睹了王德威的风采。当他走在我旁边时,我就隐隐觉得他就是王德威,也许是因为他特有的学者的气场。有幸与他乘同一部电梯上楼,大家风范的确不同凡响。没有任何复杂的词句,清晰的表达和presentation,把所谓中国声音的现代性问题讲的流畅又不失深度。抒情与史诗,个人与集体,想像的乡愁,虽然是讲我最不擅长的诗歌,但却也听得津津有味,启发颇多。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