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tag, 9. Juni 2007

Re-explore Shanghai 第一站:莫干山路/昆山,乍浦,武进路




上海的天气真的很让我愉悦。阳光下虽然有一点点热,但是风吹过来时毕竟是凉爽的。蒸笼似的香港有点变成了梦魇,让我开始后怕。 刚回来两天,每天都是马不停蹄。昨天下午去了德国文化处,搜罗了一些活动资料。然后自己在福州路上散步。在文化商厦买了火箭要的三菱笔,在外文书店里泡了大概半个钟头,买了五本上海地图,分别是1927年,1932年,1948年,1957年和2007年的。现在开始体会到董启章的《永盛街兴衰史》里面那个叫有信的人所犯的地图研究痴病。另外买了两本明信片册子,准备在未来的几个星期之内,逐个考察上海的教堂和名宅。在香港时已经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作为我研究的重要部分,对上海的空间进行de Certeau 式的实地勘查。届时我将公布整个rundown的详情。想到我这个宏伟的Re-explore Shanghai计划,自己都有一点激动的晕眩了。也非常期待M和N的加入。 今天第一站去了里上海火车站不远的莫干山路。所谓上海创意产业中心M 50。一些旧厂房被改成了艺术室,跟东大名路的创库相比,莫干山路更加平民化些,而同时也许也更商业化些。以历史悠久的上海面粉厂旧址改建的Island6 Arts Center很有些uncanny的味道。杂草丛生的厂区中央一幢红砖洋房超现实地仍然植根于此,与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形成一种有趣的互读景像。今天是一个名叫“欧亚壹”的展览的最后一天,因为是汉堡和上海艺术家的合作展,我间或又听见了熟悉的德语。 接着去了昆山路。又一次去了在上海我最喜欢的餐厅之一Pizza Studio。他们的西西里肉酱烤饭一直一直那么好吃,新产品的toast也非常入味,我赞不绝口。 一路上发现虹口区的老式房子真的风格各异,千变万化。而今天最大的收获可能是近距离研究了我一直叹为观止却从未细查过的西本愿寺旧址。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个仿日本西本愿寺设计的印度佛教寺庙。而且门以无处可寻,只留下外墙精美的雕花和巨大的半圆形装饰,整个被封闭起来的寺院,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不得不让我幻想一阵。 也去追寻了爸爸小时候住的房子,不过已经被拆了。只剩下与之相似的另一排,我怀疑那是Bauhaus风格的。最后回了师大一附中,转眼间,从第一次踏进这个校园到今天,竟然已经过了11年。中州路的旧机床是没了,但可能是上海唯一残存的台格路也一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住宅和呼啸而过的轻轨。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被极端地放大了,于是所有东西的比例开始失衡,包括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 突然觉得语言的贫乏。今天拍了很多平时不敢或不想拍的照片。原来不止香港,上海也是一个不
可平视的城市。

1 Kommentar:

M小鱼 hat gesagt…

但是我们在这里可以看的嘛。回国也看不到了。哭。
我建议你分个行,分个段,字都是挤一起的!!!我累死了。